项目式教学为何有可能成功?

2019-09-12 17:30

一部尚未公映的教育纪录片,已获24个国际影展奖项,并在美国上千所学校巡回放映,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

这部名为《极有可能成功》的纪录片,将镜头聚焦在一所名叫High Tech High (HTH)的学校,展现了HTH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

无教材也不考试

一样能取得好成绩

这所学校没有课本,没有固定教室,没有上下课铃声甚至没有考试。抛弃了加州的课程标准,放弃了以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学习。

学校不以成绩评判学生成功与否,也就没有考试成绩可以向家长报告,每年一度的展览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览内容就是孩子们进行的项目,可能是一本书、一场话剧、一幅画或是一个机械装置,虽然是老师设定的项目,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这个展览对全社区的人们开放,因此,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学习的意义变得很真实,不是一个标准化测试来评判孩子的学习,而是观展人会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在真实世界的工作成果,其实也是相同的评价标准,即你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HTH不是一所昂贵的私立学校,更不是什么贵族学校。作为一所公立特许学校,HTH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入学资格,这里一半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而正是这样“普通”的生源,这样创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却有着高达98%的大学录取率(它所在的加州平均水平是50%)。HTH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0%。

起初,父母们充满疑惑地把孩子送到这里,随后经历了紧张、焦虑、感动和惊喜等各种可能的情感体验。但98%的大学入学率,成功打消了父母对这所学校的疑虑,随后的17年间,HTH成功增设13所学校,并将教育延伸到了初中和小学。

当然,学生平均成绩好或大学录取率高并非就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不能够说明学生未来的人生会怎样,这也是影片命名为“极有可能成功”的严谨之处。

理想学校应像博物馆

标准化的成功不能复制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提出,理想的学校就应该像儿童博物馆,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的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

纪录片里HTH的教室,就像一间间儿童博物馆。HTH核心是调动孩子自主的学习积极性,该校用“项目制学习”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协作、主动尝试,老师最核心的作用,是课程最初的“项目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协助,这就是儿童博物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一个环境和任务,让学习自然发生。

老师的管理机制也是关键。该校的老师有一半不是职业教师,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受教育改革的感召来到这里任教,学校为此成立了教师学院,给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提供教师培训。

另外,要摸准理念支撑——让教育回归生命。纪录片中,一个女孩在一年之内从害羞不敢说话到成为戏剧导演,一个男孩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最终还是失败,失败后反思反省再次出发而后获得成功......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而这个成长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强迫、没有人鞭策。

如今,人工智能能做的事已经不止是工厂中的机械手,而是让很多职业消失,因此,很多过去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丧失了就业能力,也无法创造价值。

大学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现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已经宣布,学生申请入学不需要提交成绩单,或成绩单变为可选项,孩子在学校所做的各种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学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以及录取的标准。

同样的命题放在中国同样成立,我们的教育在这种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度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必须做出改变,它提醒着我们——标准化的成功人生也许已经不再可能。